温州外贸服装的喜怒哀乐

近年来,以侨贸为主的温州外贸服装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忧患,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服装外贸已面临外贸新模式的重大挑战。随着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的反倾销倾向越来越明显,以及东欧俄罗斯市场的不规范,温州服装势必要从单一的侨贸模式中突围。目前,温州外贸服装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并有了可喜的进展。

  喜:告别守株待兔

  3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纺织服装跨国采购交易会(女装),对温州服装商会外贸分会的会员来说是“见了世面,学了知识,尝了甜头”,至今还少不了激动。菲斯特董事长蔡欢天说,此次温州有10家企业参展,这也是外贸服装的第一次联手,让人意外和惊喜的是,通过和国际买家配对沟通,菲斯特和麦德龙牵上了线。初步接触后,麦德龙通过网络了解了菲斯特的企业概况,随后了解了菲斯特产品的档次和价格,最近了解的是现行生产的产品和价位。虽然还没有正式下单,但已经让菲斯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另外,梦得娇等知名品牌将下单温州智升服饰等企业,英国等国家的贸易商也在关注温州企业的加工能力。

  交易会后,温州服装企业集体抱团形成气氛,在上海世贸商城长期馆开辟了数千平方米的对外窗口。此前,报喜鸟一家拿下1000多平方米的窗口,与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陈敏的中国服装设计中心遥相呼应;目前红黄蓝、美西仕等十多家企业定了摊位,一个企业一般都有100多平方米,第二拨企业也跃跃欲试,直接和国际知名商场、贸易商配对洽谈,把走出去提上重要日程表。

  有了国际化的信念和坚持抱团的精神后,今年8月温州外贸服装将首次组织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大型国际服装贸易展会,目前已有10多家外贸服装企业决定成行。

  不少温州外贸龙头服装企业已下决心改变单一以侨贸为主的贸易方式,积极调整和加强内部管理以顺应外商要求,主动出击,不再消极等待人家上门下定单。

  怒:反倾销说来就来

  从理论来说,温州外贸服装把触角延伸到国外碰到了金色年华。2005年是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的第一年,出口增长的趋势被人们看好。可是欧盟自元旦起,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服装采取了进口监控措施,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纺织品的进口情况,其他纺织品进口国也纷纷采取针对中国的各项措施,不断地挥舞大棒,时不时地制造麻烦,对于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温州外贸服装而言,要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风雨路。

  去年,温州服装出口近8亿美元,这在温州固然可圈可点,但从浙江和全国来说依然是毛毛雨。正因为处于起步阶段,当游戏不遵循规则时,吃亏的往往是弱者,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呢?靠什么手段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呢?

  温州急了,省里更着急。4月11日,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召开“浙江企业应对纺织品贸易壁垒培训研讨会”,温州的菲斯特、红黄蓝、惠邦、五华等4家企业参加会议。会议邀请现任中国驻WTO张丽萍参赞,主讲配额取消后的国际贸易环境,即影响纺织品贸易的壁垒及应对看法。

  有人分析现状,还是一句话:落后免不了挨打。目前,尽量能做的只是努力避避挨打,或者是被打得轻一点。

  哀:商标是翻云覆雨手

  加工是一条路子,个别的企业因此活得很滋润。华士董事长曾旭光为世界大牌做嫁衣,一套的加工费就在38美元以上。可是大多以中低档为主的外贸服装出口价才五六十元人民币,利润自然少得可怜。由于一直和华侨打交道,而且基本是与温州华侨做生意,彼此太了解底细,价格只能接近成本的边缘。一个企业的负责人说,不仅如此,他们不是找借口拖欠就是找你的毛病给已经出口的单子压价。所以,不少人想直接和外国人做生意,因为华侨代理始终进不了中档商场,销售渠道狭窄,成不了气候。

  去年12月,蔡欢天到葡萄牙的一个商场考察时,被眼前的举动迷惑了:服务员把菲斯特的商标剪掉,换上国外的商标,一件50元人民币的女装马上被一位女士以50欧元买走了。蔡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脑里一片空白,这是菲斯特的无奈,也是中国服装的悲哀。

  即便如此,中国价格面临的是更大的悲哀。专家指出:价廉物美的中国服装,开始抵受不住生产原料不断上涨,也耐不住采购商长期压价,正在酝酿一次全面加价,但加价之后,是否还具备原先的优势?

  是坐以待毙,还是在现实里游弋?

  乐:在调整里知足常乐

  作为温州服装的龙头企业,报喜鸟也给自己留了余地。离世界品牌依然遥远,直接进攻国外还不能一步到位,该公司总裁李浩然说:我们必须经历OEM(贴牌)———ODM(设计加工)———OBM(直销)。今天的报喜鸟还处于ODM,正在给英国最大牌子年开发生产15万套,单价是发展中国家最高的。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陈敏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出4个字:门当户对。

  他分析:配额取消后,走出去的趋势是明显的,但温州外贸服装起步晚,在理念和运作上和国外差距很大,重要的是如何拉近差距。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由生产合作过渡到经营合作,直接全方位合作难度很大。一是可能性不大,二是即使合作了,由于背景有强弱,在第二轮投资时,就有一口被吞掉的危险。时下,最好在互补性上寻找出路,我们的优势是生产和国内市场;他们的优势是研发和品牌。我们不能长期给人家纯粹做加工,要在结合点上探索成功的路子。

  现在,除了夏梦的全面合作,报喜鸟、庄吉、法派等企业在面料等其他领域上和国外大牌合作,多多少少有了经验或业绩。陈敏承认,还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国际化很模糊很漫长。

  “与其悲观地怨天尤人,还不如乐观地从容面对,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一位业界人士对调整期的温州外贸服装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自我勉励的话。 汤海鹏 郑旭峰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