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于中国服装界来说将是很不平常的一年:国际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国内零售市场全面开放,一些国外服装品牌乘势而入中国直接进军中高端市场。
国内品牌面临突出重围
作为拥有“中国名牌” 称号的国内服装业的领袖企业,报喜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些从“天外”飞来的“觅食者”。其实早在几年前,一批批国际服装品牌就开始到国内“踩点”,纷纷设立了办事处。而今年,世界级名牌路易威登服装系列首次登陆中国,意大利的阿玛尼更是扬言要在中国开出40家专卖店,韩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品牌也都盯住了我国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
“别的不说,在温州市区人民路上,今年一些国际品牌都悄然出现了,他们都是报喜鸟中高端价位产品的冲击者。”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如何在国际品牌的包围圈中突围胜出?他表示这将是报喜鸟集团的又一次跨栏。而要跨越这道非比寻常的栏杆,对报喜鸟来说并非易事。“在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报喜鸟愿做突围先锋,同时也要通过突围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升华。”
与国际品牌竞争在于系统取胜
报喜鸟的突围之路在哪里?“与以前纯粹同国内企业竞争相比,现在的竞争方式、方法、策略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与国际品牌竞争,报喜鸟要将系统最优化,在系统上先人一步。”吴志泽表示,跟“狼”斗要用“狼”道。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的软助便是市场网络、快速反应力等系统上的缺陷。因而报喜鸟要做的就是全力优化系统建设,这不仅涉及到质量、营销、设计等方面,更是涵盖了创新、快速反应等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工程。
据吴志泽介绍,在优化系统建设中,报喜鸟推出了旗舰店、景观店建设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国内建立30个旗舰店、100个景观店,打造国际化服装品牌新形象。此外,为增强跟国际品牌“拼杀”的资本,报喜鸟将斥巨资建立一流的、信息化程度极高的设计中心,力求将报喜鸟服装的时尚元素与国际最流行同步进行。在快速反应上,报喜鸟也要投入巨资打造全新的信息物流网络,500多个网点任何一件服装销售出去都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总都信息库里。
细化市场“飞鸟”振翅
国内服装市场同质化品牌竞争激烈,特别是经过行业大洗牌后,传统竞争使品牌开始弱化,一些区域品牌乘势崛起,代理商买断后出现的新变化新难题,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等等,问题都摆在了面前。面对这些挑战,报喜鸟在今年年初确立了“创新开拓未来,细分提升业绩”的发展主题并部署了打造“飞鸟型”产品品牌的战略。
浙江报喜鸟服饰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浩然就此向记者解释说:“细化市场是为了壮大夯实市场网络基础,而‘飞鸟型’的重点是在研发与市场两头。我们要集中火力突破市场,不然就会束手就擒。”据他介绍,在东北市场,报喜鸟提出的细分主题是“深拓展和旗舰店建设”,发挥区域整体效益。华东市场的细分主题是“国际化,做第一”,对卖场形象、产品陈列、服务导购等进行有效整合,将华东市场作为报喜鸟加快国际品牌建设的主渠道。华南市场的细分主题 是“树立终端新形象,促进休闲化进程”,加快华南市场休闲化的发展势头。西北市场则是“上规模,有弹性”,加强对主要网点的整合以提高报喜鸟的知名度。华北市场则是“强基础,育亮点”,扶持有适度规模的代理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浙沪市场细分主题是“追时尚,增新品”,大胆吸收国际时尚元素,开发时尚性和国际味浓的主导产品。而“飞鸟型产品结构模式”即从整体上进行解构,是以报喜鸟传统的“优雅时尚”为主体,以运动休闲和华贵奢侈为两翼的飞鸟型产品延伸三维结构模式。要求积极推出休闲/运动系列产品,形成在休闲、动运开发方面具有品牌核心优势的产品,同时运用市场营销和广告推广两大手段,丰富报喜鸟的品牌内涵和综合竞争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开设报喜鸟休闲店或开设报喜鸟TOWN,最终建立报喜鸟品牌的体系竞争优势。
《名牌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