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日,由中国服装协会、报喜鸟集团共同主办的,报喜鸟“中国服装业创造之路”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报喜鸟的一系列“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策划在上海落幕。在这儿,就中国服装从“制造”到“创造”要怎么走,著名经济学家艾丰、策划大师余明阳、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陈大鹏、INTERBRAND
公司品牌高级顾问李惟钧、《凤凰周刊》主编邓康延等人展开了精彩的言论。 也就是这几天,中国风尚大奖在上海落幕。5日晚,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揭晓的channel young2005中国风尚大典的30多个奖项水落石出,在上海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报喜鸟的号称中国第一场沙漠秀及最具中国文化品味的敦煌秀由于其独创性,而被上海媒体竞相追捧,其轰动性不亚于各大国际品牌云集的中国风尚大典。大家一至认为,中国出身的品牌的创造力绝不会比国际大牌差。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为国内外时尚人士的至爱,尽管吴志泽把个人的家安在上海,报喜鸟集团的部分部门在上海,但是每一次轰动全国的举动,却是在北京发布。曾有媒体采访吴志泽,这是为什么?吴志泽答,上海媒体上海百货商场甚至上海人对温州品牌甚至中国品牌有偏见。而这些年,报喜鸟无论是价位还是品牌号召力已经在北方远远超过了皮尔卡丹及其它一些国际大牌。但是报喜鸟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呢?在上海呢?将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再推进一步,这就是吴志泽举办此次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 当本报记者在会议结束时采访吴志泽时,报喜鸟走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品牌之路,报喜鸟以自己的出身为荣,中国血统的品牌同样具有创造力,影响上海,便能影响国际,报喜鸟的吴志泽一再强调了自己选择上海的国宾馆——西郊宾馆的理由。 口味挑剔而精致,内心固执的上海时装圈的崇洋心态已至变态,似乎创品牌一定得有个洋名,否则便别想进入高档 否则便别想进入高档百货商场 ,但上海确确实实已成为横量品牌时尚度的最后一关。会场上,不请自来的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的代表,在会议结束时激动地说,如果营造品牌关键就是搭建关系,他们将会为报喜鸟搭建各种各样的国际化的通道。这就是报喜鸟在上海交上的最后的答卷。如果不被上海时装圈排斥了,我想一定不会再被老外排斥。
另悉,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和评选,一份“21世纪奢华品牌榜”近日在上海隆重揭幕。该榜单包括“全球顶级品牌榜”和“中国顶级品牌榜”。除报喜鸟入主“中国顶级品牌榜”外,其他9个品牌分别为联想、中华、周大福、长城、TCL、雅戈尔、多普达、水井坊、李宁等。
精彩对话: 余明阳: 中国服装最缺的就是性格,中国的高服装品牌性格大同小异,这是一个最大的遗憾,所以我当时建议吴总作好灵性的文章。报喜鸟的核心概念,核心性能是它的灵性,这个是别的品牌难以替代的。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分化意味着深化,就是大家都做不同的事情以后,实际上这个行业就做深了。
艾丰: 我觉得有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点,要强调特色。奔驰车为什么可以做,因为是老板车,如果奔驰车适用一切人就麻烦了。中国的红旗为什么快倒了,因为他是官车,那个位置没有了,官车让奥迪替了,所以他就没有地方呆了,所以就不行 所以就不行了。现在的问题要解决的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可能我们中国的出路在于融合,就是把民族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把古代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融合起来,其中把艺术和适用融合起来。 第二个要点,要善于等待。品牌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是文化、物质、服务等等。我认为品牌最终的东西是一个关系,它也不是文化,文化只是建立关系的一个手段,也不是质量。有文化了也不见得是品牌,被人家认可了才是品牌。我认可你老吴,那你才是品牌,你的再好我不认可,你只是质量好,里面有文化,不等于是品牌。这个关系的建立不是说他们今天都不动开一天会关系就好了,这个不可能的,所以要有一个长期的考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然后这个关系才能够结实。所以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要犯急性病,外国搞好几百年,我们才几十年,你不如别人是正常的,超过人家才是不正常的。第三个要点,要抓机。要抓机遇。昨天我建议中国现在两个大的机遇是服装界面临的,一个是2008年奥运会,一个是世博会。借着这两个能不能推出我们的服装,我们不是搞一般的东西,我们是推出我们中国特色的东西。第四个要点,形成合力。这是我们中国的优势,有些产业用了,但是有些产业用的还是不够。大家形成合力。为什么中国人不推中国品牌呢,这个不是傻瓜吗。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整合的全球化,不是世界经济利益全球化。为什么那么多经济摩 ,为什么谈判那么困难,每个国家都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那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保护自己的利益呢,我们媒体、政府和协议都要保护我们民族的利益,在这个前提下大家形成合力,推展我们自己的品牌,让我们自己的品牌在成长中降低成本。我们用新闻支持了像家电行业,这个我认为是值得的。我们的媒体一定要有这种倾向,这种倾向是正确的。我们从道理上扶持弱者,为什么不扶持弱者总是帮助给强者吹牛。我们抓住的四点一个是企业搞特色,在操作中要有韧性,然后要抓住机遇,最后形成合力。可能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会比较顺利,当然这个也不是一天的事情。昨天老吴问我,我说我充满信心,我们已经有一个家电产业放在那里了。现在服装产业跟家电差不多,只是品牌还差一点。
吴志泽:最困难的一点是信心。因为中国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遇到了一个断层,很多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足,所以导致了对中国品牌的认识也是不足。包括我们业内有很多的任人唯中国创造不出来世界一流的品牌。前一段时间一个记者对于中国企业进行了采访,大家都有这种观点,现在服装行业要发展,要去做国际品牌,有些甚至在国外注册了商标然后代理到中国来卖。这个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中国整个社会趁势不足。这个是有理式原因造成的,我的信心是很足的。第一,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跟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本身中国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然后我们这几年经济 第一,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跟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本身中国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然后我们这几年经济全球都是认可的,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是可以走出来的,我们的服装产业是可以走出来的。另外一个是不能急躁。我们这一代人有可能做不来世界一流的品牌,但是我们这代人先做二流行不行,也不能说我一流做不到我就不做了,我就给人家打工。通过我们这代人先做到二流,然后下一代人再做一流。我们也希望媒体更多的进行宣传,因为品牌的背后确实是文化,你没有文化支撑品牌是做不起来的。 96年的时候我们报喜鸟很多人都说,这个服装是一个时尚产业,现在时尚中心是在欧洲,你取了中国名字肯定是不行的,其实我们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现在还不敢说在全国,我们在去不地区已经把一些国际品牌都打败了。现在我们在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穿起来报喜鸟比皮尔卡丹要好,价格也比他们高。我们再经过几天,有可能在世界上也会超越现在的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