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六)—— 毛乌素沙漠种树

离开延安,我们一路往北,车队行进在靖边到榆林的沙漠高速公路上。这一路,我们时时能感受到黄土的厚重和空气里处处鼓动的阳刚之气。
车队在一路奔波后,来到了陕西省的恒山县,这里是毛乌素沙漠的一个边缘地带。我们想象中的沙漠应该说是漫天黄沙,可是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这片波澜的绿洲,非常不错。
而此行我们的车队还做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事,就是专门开车300多公里,来到了陕西与内蒙交界处的乌特旗毛乌素沙漠里种树。
能在沙漠里种树,随行的队员都显得很兴奋。一位女车手说,“我觉得非常的激动,我们能为环境、能为环保作出一个微薄的力量是我们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而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则表示这里因为是在沙漠的边缘,能够在这里种棵树,改变这里的土壤结构,感觉是也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环境的特殊,在沙漠里种树一定要选择沙柳,而且在种的过程中,要将它完全的埋在沙漠当中,两年之后呢,就可以长成一人多高的树苗了。
沙柳被称为“治杀先锋”,是我国特有的品种,产于内蒙古和陕北地区。不仅有防风固沙的功能,它的嫩枝叶也是牛、山羊、骆驼的优质饲草。陕北黄沙中的沙柳与陕北沙地的自然美相互亲密地融合在一起。可能是这里风疾沙猛的缘故,沙漠里的沙柳个头不是很高,像是从地心深处突然发力在沙地表面直接抽绽出千枝万叶,虽然沙柳没有其他树木常有的树干,但是却顽强地表达着生命的完整含义。而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会随处可见这种树。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防风固沙功不可没。一天停留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将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我们也会将沿途最新见闻为您第一时间报道。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