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鸟 “大手暖小手”冬季助学活动媒体系列报道之一

来杭打工夫妻经济拮据,只好让两个女儿中的一个回老家读书,小女儿说——“姐姐,你在杭州一定要加油”
  □本报记者 应芳娟/文 程瑞鑫/摄
  
  早报讯 昨天是冬至,阴冷的雨下个不停,准备出门的圆圆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姐姐芳芳赶紧走过来,帮她整了整围巾。看着姐姐,圆圆突然感觉鼻子有点酸,她说:“明年就不能和姐姐一起骑着车上学了。姐姐,你在杭州一定要加油……”
  姐妹俩老家在乐清。前几年,她们随打工的父母来到杭州,目前均在天成教育集团常青校区念书。姐姐初三,妹妹初一。由于家里经济拮据,为了能让姐姐留在杭州上学,妹妹过完年,就要跟妈妈回老家了。
  她们住的地方没有门
  四堡一间农民房的角落,是姐妹俩在杭州的家。
  七八平方米的空间里,搭着两张床。高低床是妈妈的,大床是姐妹俩的。床边有一张折叠桌,既是餐桌,也是姐妹俩的写字台。
  “吃完饭,把菜往旁边放一放就行,空间够我们用了。”圆圆说这话时,显得很轻松。
  爸爸睡在窗外的另一张床上,正对着敞开的门洞,没有门。妈妈韦女士说:“我和圆圆也快回老家了,门就不装了,省下这个钱吧。”
  芳芳和圆圆的爸爸,平时用三轮车拉货,妈妈则在一家小饭店里卖包子,他们的工作都不是很稳定,收入也低。以前,爸爸还会去夜市摆摊,补贴家用,但后来生意越来越差,只好不摆了。
  “我们年三十都是在这屋里过的,一家四口如果回老家过年,来回一趟的车费加上其他开销,回来后学费肯定不够付了。”所以,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一起回老家过年了。
  姐妹俩奖状得了一大叠
  夫妻俩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一家人来杭州十几年了,也从没有一起游过西湖。两口子拼命赚钱,为的是让姐妹俩在杭州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对姐妹也实在太优秀了:家里高高的柜子上,放着两姐妹厚厚的一叠奖状。圆圆说:“那都是妈妈的宝贝。”
  “大多数奖状都是姐姐的,‘全国书画大赛金奖’是她的,三好学生也是她拿的。她从小学到现在,年年都是三好生。还有啊,这些运动会比赛,她都是第一名!”圆圆把奖状一张一张整出来,夸起姐姐来满脸散发着光彩。
  然而,小姑娘对自己的成绩只字不提:她曾夺得全国书画大赛的银奖,还有许许多多优秀学生的奖励……
  妹妹心甘情愿“成全”姐姐
  “大女儿上初三了,明年很有希望考上重高,这样一来,学费更高了,实在没办法,我们只有把圆圆送回老家。”
  一番思想斗争后,夫妻俩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小女儿送回乐清念书。“我也跟着回去,让她们爸爸安心陪着大女儿学习。虽然是委屈了圆圆,但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她们的妈妈这样说。
  可圆圆的班主任雷李超,怎么也舍不得这个“得意门生”:“圆圆真的很有发展潜力。她数学成绩好,在全校都是出名的。一进初一,数学老师就让她当课代表。她的综合成绩也越来越好。如果转回老家,真的太可惜了。”
  而此时此刻,姐姐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中考上,她甚至还不知道家里已经作出了这样一个重要决定。
  但圆圆已经下了决心——成全姐姐。她拿出藏在箱子里的全家福,用袖子一遍遍擦着:“以后分开,打电话太贵了,看看他们的照片就行了。”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2310101)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