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温暖那些冰冷的“小手”
□本报记者 应芳娟/文 杨影/漫画
从来没有一份温暖如此打动人心,从来没有一份温暖让人如此期待,这两天来,因为芳芳圆圆姐妹俩的出现,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那些拥有梦想的寒门学子。
昨天,早报热线依旧火爆,除了仍有一拨拨的热心人士来电希望帮助芳芳和圆圆,以及昨天我们报道的辉辉和柴懿娜外,还有很多读者来告诉我们身边那些努力的孩子和他们坚强的父母。
“大手暖小手”,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他们的故事都让人动容
4年来,她每天蹲着等爸爸回家
老察来杭州已经整整17个年头了,在这里他认识了前妻,有了女儿瑶瑶。原本一家三口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可是,3年后,妻子花1800元钱“买”断了幸福,离开了这个家。
那1800元也是一位母亲最后留给女儿的东西,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回来看过瑶瑶。
老察开始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在杭州生活。
白天在外面拼命工作,晚上回到家给女儿烧饭洗衣服,这个男人同时担当起了爸爸妈妈两个角色。
然而,他却常常力不从心。
工作一换再换,当过化妆品推销员、消防监控员……可很多次因为要照顾女儿,抽不出加班时间而丢了工作。
对女儿,他更是充满愧疚。瑶瑶刚上小学那会儿,每天放学都被他锁在屋子外面,自己的家门进不了,刮风下雨也只能在外面呆着。
“因为她一个人在家里触过电,我怕自己回来晚了,她又不小心伤到自己。在家门口毕竟还有其他小朋友和大人看着,应该更安全。”老察只能这么做,推销员的下班时间很不稳定,早的话傍晚五六时能回家,晚的话一直要到八九时。
最早和我们联系的是老察原来的同事张姐,她说自己至今记得那样一个画面:在一个小小的出租房外,一个小小的女孩蹲在门口,眼睛直直地望着路的那头,远远瞧见爸爸的身影,立马欢快地迎上来……
4年蹲下来,瑶瑶在家门口磨出了两个鞋印,直到小学四年级,老察才把钥匙交到女儿手里。
如今已在长征中学念初一的瑶瑶很懂事,她说自己从没抱怨过爸爸。在学校,她的成绩很好,画画、唱歌、体育也都很棒;回到家,她更像是个女主人,淘米做饭、洗衣服,样样都干。
乖巧的女儿是老察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大的心痛。“过父亲节了、过生日了、过年了,她没钱给我买礼物,都会在我枕头下塞张小纸条,早上我起来就能看到,‘爸爸,祝你快乐。’”
40多岁的大男人说到这里,眼睛红了:“我真的很没用,想给她一个安定的家,想给她多买点书,想给她补点营养,可我……”
他不是没有努力过,这几年,他考出了消防监控证,考出了报检员资格证,可依然面临失业的困境——保险员当了3个月,却始终没做出业绩。
快过年了,他不知道能给女儿什么礼物。
她渴望和姐姐一起读书
8岁的小霞坐在家门口,看着邻居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背着小书包出门了,她转过头问躺在椅子上的爸爸:“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上学?”老陈摸摸女儿的头,挤出一丝笑容:“再等一年,等姐姐上了初中,明年就给你去报名。”
老陈一家来杭州也有些年头了,他本人因为肝硬化晚期,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瘸了一条腿,平时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轻活。家里还有两位老人,身体也不好,从安徽老家到杭州投奔儿子。这一家六口,就靠有一点没一点的打临工收入维持着。
但大女儿小白很争气,现在读小学六年级,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回到家,她还要帮着妈妈一起干活贴补家用,照顾家人。每个月初,妈妈会把每一分钱的使用都列好计划,甚至细到哪天买肉,如果横生什么枝节的话,只有借钱过日子了。
“不是我们不给小霞念书,去年报名晚了,公立学校招满了,民办学校的费用对我们来说,实在有点高。只有委屈孩子再等一年了。”每每看到女儿渴望的眼神,老陈只有在心里对自己说:“女儿,我对不起你,希望你长大了不要怨我。”
15岁的小学生又将辍学
这是来自江山石门镇江南村一户姓王的人家,60多岁的老父靠扫地每个月挣几百元,母亲有智力障碍。因为缺钱,儿子阿敏只能断断续续地读书,今年15岁的他,才念到小学五年级,而且随时有可能辍学。
打来电话的是他们的邻居姜女士:“阿敏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以前和我儿子一个班,成绩很好,人也乖巧,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儿子,如果好好培养,绝对是个好苗子。可不念书,也就没希望了。”
姜女士说,她很想帮这户人家,可无奈自己儿子在去年出了意外,要花很多钱治疗,家里也很困难。
“但我们好歹夫妻俩都健康,也年轻,能干活,肯定能过这个坎。老王一家不一样,他60多岁了,妻子又有病。”让姜女士更担心的是,因为家里情况特殊,阿敏一直有点自闭,“15岁已经是个半大人了,如果没书念,走上社会,很容易学坏的,你们得帮帮他啊!”(2710501)
●过半数受助学生
名单确定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热心洪女士来电,在他们幼儿园工作的一名保安,来自衢州,妻子生病了,女儿上五年级,儿子上幼儿园,要负担医药费,还有学费,一家人的生活已经陷入困境。
来自安徽的老马打来电话说,他们一家四口已经5个年头没一起回过老家了,只为省下钱给孩子们交学费。现在,家里老人病了,孩子们都很想念爷爷,希望今年能实现回家的愿望。
……
昨天,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小玫对记者表示:“‘大手暖小手’的主题很好,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更让我感动的是,有这么多市民和企业伸出关爱之手,体现了企业家和市民的社会责任感。”
她发出倡议:“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体会生活在杭州的幸福感。”
截至昨晚8时,我们和报喜鸟集团已经确定了过半数的受助者名单。集团负责人表示:“这些孩子和家庭,我们都会尽全力帮助他们!”
如果你想帮助他们,如果你渴望得到帮助,请拨打早报热线0571-85055555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