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特派记者 杨德月 朱庆荣
商报讯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4月23日,“品牌温州全国行”记者到达上海松江温州商会,简单的交流中,记者首先就被温商的不凡业绩所吸引:打造松江第一高楼、个人大手笔拿地、以正泰为核心确立智能电网产业基地等等。商会办公室主任周朝晴表示,温商这些“大动作”,屡屡“惊动”大上海。
作为在上海成立的第一家区级温州商会,松江温商的抱团意识和理念一直被业界和兄弟商会所称道。松江温州商会会长李国祥表示,松江温商主要从事水泵、阀门、电器、服装等行业,“虽然行业关联度不是非常集中,但松江温商特别有凝聚力”。在其影响之下,宝山区、奉贤区相继成立温州商会,形成温商合力,拓展温商品牌。
2011年11月23日,上海双高商务广场开业。一幢99.7米高的商住办公大厦成为松江第一高楼(松江区建筑限高100米),一时成为各界焦点,当地媒体称“这是叶榭镇‘道口经济’迈开新的发展步伐的标志点”。据了解,双高商务广场是集商住、宾馆、卖场、商铺、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商业中心,为浦南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是浦南最大的商业中心。
百度搜索“上海个人拿地”,数条新闻中出现的“疑似温商”,事实上就是温商,李国祥多次联合数名温商“个人”拿地,一度成为上海媒体追逐采访的对象。“好几位记者追到我办公室,一定要深挖幕后的故事。”李国祥笑着对“品牌温州全国行”记者解释,其实“个人拿地”最后也是公司运作,不过当时这个形式比较创新,引起很多人关注,温商的影响力很大。
除了进军商业地产频频出彩,在传统制造业上的转型升级努力,也让温商企业被上海市政府“寄予厚望”。正泰集团副总裁陈成剑表示,正泰集团目前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及能效管理提供商”,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扩张引起高度重视,上海市政府规划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就是以正泰为核心力量。
松江温商企业中的佼佼者
双高:
打造商业地产“小双高”模式
“预计在2014年竣工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位于松江大学城附近的双高广场,另一个是温商国际大厦。”成功打造了第一个双高广场即松江第一高楼之后,上海双高阀门集团董事长李国祥进军商业地产的思路更加清晰,和万达模式一样,“双高”打造的也是商业综合体,不过规模要小于万达。李国祥说,学习“大万达”经验,力创“小双高”模式。
号称“松江第一高楼”的上海双高商务广场位于A5高速叶榭道口附近,项目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高度99.7米。地上共30层,总投资2亿多元,是集商住、宾馆、卖场、商铺、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商业中心,是浦南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是浦南最大的商业中心。
李国祥说,双高商务广场全部投资都由其个人完成,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商业地产上做个尝试。这个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李国祥和他的双高阀门集团移师上海十余年成功后,开始向产业多元化方向发展。双高进军商业地产的信心,源于其多年来在阀门主业上积累的实力。
2000年,李国祥奔着“上海”两字而将“双高”落户松江,由于起点高,双高阀门很快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力等国家大型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2003年,上海双高投资8000多万元,在松江叶榭工业区征地100多亩,按照阀门行业全国一流的标准,新建了双高工业园,并组建上海首家阀门集团——上海双高阀门集团。目前,双高阀门已成上海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正泰:
抢占智能电网高地
两年前记者走访上海松江的正泰时,发现其选择在上海进军输配电领域,上演了“后来者居上”的经典案例。时至今日,正泰已悄然完成转型升级,开始抢占智能电网的市场高地。
4月22日上午,“品牌温州全国行”记者抵达正泰,谈及近况,正泰集团副总裁陈成剑表示,输配电去年销售40亿元,今年新的业绩主要是500KV以上的超高压变压器,开始进入以五大发电集团为首的主流市场。同时,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李水清认为,智能电网是正泰电气发展最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
为了实现产品智能化,正泰集团全资子公司诺雅克电气最新推向市场的EX9A系列产品,就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轻便”的产品。此外,正泰电气成套事业部、高压电器公司、自动化软件系统等部门,积极研发,整体推进。让正泰产品有机地成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个产品的孤岛,智能化产品集成后,即形成正泰智能电网系统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松江区“十二五”规划中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就以正泰为核心。陈成剑认为,企业看重的,是自己的发展前景能与区域的发展规划“同频共振”。
宝鸟:
报喜鸟重要产业之一
“松江服装企业不多,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宝鸟’。”走进上海松江,说起在松江的温州民企,“宝鸟BONO”几乎是大家都不得不提的企业代表之一,这个最早入驻松江的温州服装品牌企业,是松江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其旗下职业服品牌BONO在国内职业服市场更是举足轻重。
由于看好国内职业服市场的巨大潜力,早在2000年,报喜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便落户松江,依托于报喜鸟强大的实力后盾,BONO开始进入高档职业装市场,并逐步确立行业地位。据了解,宝鸟在松江的工业园区,总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已经形成10条世界一流的西服、衬衫自动化科技生产流水线,年产西服100万套、衬衫60万件,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专业特色的OEM基地和职业服生产企业之一。
报喜鸟旗下另一个只在一线城市五星级酒店开店、一件衣服卖到四五万元、甚至十多万元的高端量体定做品牌,也是在这里生产的。如今,BONO已经为国内金融、电力、电信、烟草、能源等多个行业的4万多家企业定做过职业装,成为报喜鸟集团旗下一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宝鹿:
配套国内外120多家汽车厂
走进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媚的办公室,办公室茶几上的果盘里正放着许多温州的瓯柑。张春媚说,这还是特意叫家乡的亲戚带一大袋过来的,每年都要买很多瓯柑到上海吃,家乡的瓯柑总是特别让人怀念。
从温州的虹桥走到上海松江,如今张春媚的宝鹿已经在这里扎下根来。宝鹿专业生产各种汽车塑料配件,成为东风日产、上海通用五菱、一汽海马、长城汽车 、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国内外120多家汽车厂商的合作伙伴。公司货车,每天至少要往外发送两大车的货品。
宝鹿的样品室并不大,只有十几个平方米,可是在这样一个十几个平方米的小样品室里,摆放的样品种类却多达2000多种,包括精密塑料紧固件、内外饰件、壶阀盖类精密塑料总成件等三大系列。里面有许多配件甚至很小,一件只卖几分钱,可是正是因为这些小小的配件,去年,公司的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最近几年,宝鹿开始往车用水壶、行李架等较为高端的产品,逐步转型升级。
花絮
商会报道“品牌温州全国行”
在松江采访的时候,恰逢商会内部报刊以及《茸城温商》杂志即将完稿,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编辑部便打来电话,要求把合照发给他们,他们要先将消息发到商会网站、内部报刊,以及《茸城温商》杂志上。第二天,记者便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品牌温州全国行采访松江”的报道,还被多个网络媒体转载。
商会工作人员“兵分三路”
到上海市松江区工商联温州商会采访的那天是星期一,办公室主任周朝晴说,知道家乡的媒体过来采访,商会非常重视,可当天商会的人已经兵分三路,参加新市场开业、重要会议等等。
周朝晴介绍,松江温州商会的会员企业平时沟通都比较多,相互间非常团结,因此商会的工作也就比较忙。往往有谁开业、庆典什么的,很多人都会去捧场。
当天下午4点多,恰逢一家温州人创办的KTV开业,许多温商企业老板都过去捧场。当天的晚宴有10多桌。酒席就设在永嘉人李建云开的餐馆里,老板自己也免不了出来敬敬酒。彼此间都熟悉了,现场气氛也十分活跃。
温州商会一卡通
上海市松江区工商联温州商会办公室主任周朝晴经常会到一些店里消费,同时,拿着手中的VIP卡,试试看是否有效。周朝晴介绍,商会一张VIP卡,都是分发给商会里的会员企业。这张VIP卡,与松江近5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拿着这张卡,便可以在这些店里享受贵宾折扣、待遇。包括餐饮、住宿等等。周朝晴笑言,就冲这张VIP卡,很多人都想加入商会。
《双高赋》
在商会的一期报纸上,刊登了松江温州商会秘书长罗方标创作的一篇赋:
钟灵辛卯,季冬神秀,宾鸿飞处,揽浦河一岸,迥水恬富,双高鼎业,拔地穹星,虹亭汲雨,沐婕饮露,浦江增色,茸南胜景,美美尽收。
夕送落霞归,朝见旭日早,近见街市景,远播上河闹,奉贤达东临,见金山南接,茸城重门户,隔江闵闵行,今清平印记,晖光一极,广富黎根,商贾聚合,人文合一,和谐言言,一朝芳华。
“双心两仪,高象鹏程,商风正源,务求百通,广利万民,物阜亿兆”,冬迎隆春,厚德载物,喜看国是坦途,祥云飞舞,百年基业,催开浦南朝霞,壮哉,今赞之,正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