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经营 国际化发展

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是温州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重大转变,意义深远。2007年4月12日,在温州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青年企业家推进“三次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上,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发表了题为《多品牌经营、国际化发展、努力实现温州服装业第三次跨越》的主题讲话,现将讲话内容摘要如下,与众分享。

温州服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初具规模,实现了由家庭作坊向公司制的过渡,并且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跨越,成为我国著名的服装加工基地和服饰产业集聚地,这是第一次跨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温州服装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质量立市、名牌兴业”的号召,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全面建设市场网络,涌现了一大批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跨越,这是第二次跨越。
温州服装业虽然一直发展较快,但仍存在整体档次偏低、经营规模较小、品牌附加值不高等劣势。面对后WTO时代国际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福建等地区域品牌的兴起等挑战,温州服装业该如何应对,如何在21世纪的竞争中胜出,并再创辉煌,实现第三次跨越,这是每一位服装企业的老总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建设三个温州实现温州市第三次跨越报告的启发,我认为温州服装业要实现第三次跨越,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再次创新商业模式,实行多品牌经营、国际化发展,以全球化的视野和理念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第一,服装是时尚产业,其功能已经超越服装本身,成为不断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追求个性,市场的细分就是必然的趋势,一个品牌满足所有消费者、老少通吃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在这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企业要想上规模,必须要实行多品牌运作,以不同的品牌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
第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任何一个著名的品牌必定代表着一种文化,如登喜路代表英国的绅士文化,LV代表法国的高贵、奢华文化,阿玛尼代表意大利简约、浪漫文化,报喜鸟代表中国儒雅的文化。而且每一个品牌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本土民族的烙印,这是无法回避也无法跨越的,就像中国人做不好西餐,西方人做不好道地的中国菜一样。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资讯传播的发达,世界越来越平,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有人喜欢欧洲的经典、奢华,有人追求美国式的热情奔放,有人则钟情于中国式的儒雅、内敛。因此,温州服装业要想做大做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应该走出去、引进来,以全球化的视野应对全球挑战,整合全球资源,走国际化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品牌、国际化也是国际著名服装企业的成功之路,如法国的LVMH集团,现在旗下拥有路易威登、古奇等50多个全球著名品牌;美国的GAP公司旗下拥有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国)、GAP、Old Navy(老海军)等10多个著名品牌;韩国LG集团所属的LG时装旗下也拥有HAZZYS等十几个品牌,同时也代理了DAKS等国际品牌。
我们要借鉴国际品牌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温州人所形成的强大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已有品牌运作的成功经验等优势,走多品牌经营、国际化发展道路。
实施多品牌经营、国际化发展战略一定要做到三大转变: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温州传统的观念是习惯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品牌自己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自创品牌非常困难,代理或收购国际品牌就势在必行。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转变股东一定要亲历亲为的观念,创业者股东可以作决策、定方向,具体经营方面可以交给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运作,这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必由之路。
第二,转变经营思路。实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加速扩张。要转变只做实业的思路,从风险投资的角度,以投资的理念做企业以做企业的眼光做投资,实现以产业促进资本、以资本优化产业。
第三,转变商业模式。要采用集团化管理模式,积极利用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实现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供应商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同时,各品牌要在设计、风格、品牌文化等方面充分独立,自主经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个性,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第三次跨越”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商业模式,走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温州服装业的第三次跨越。

滚动至顶部